米乐 M6米乐米乐M6 米乐商务部、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《 关于对镓、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 》,对镓、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。国内出口管制消息一出,便将小金属锗与镓推到的“媒体聚光灯”下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(CNN)在报道中说,这是中国对美欧限制向中国出口芯片的回击。
基于公告的表述,从8月1日起,对于一些半导体材料,如金属镓、氮化镓、金属锗、锗外延生长衬底等产品,想要出口到海外,需要申请许可证。关联的企业受影响严重,半导体公司 AXT在已经发通告,称会让中国子公司申请出口许可,让大家不要担心。
这些半导体材料虽然市场规模相对较小,但它们在特定领域却具有重要作用。例如,金属锗在光纤通信、夜视技术和光伏领域有着广泛应用。而金属镓则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器件制造、太阳能电池等领域。
广东省创新战略研究会高级研究员骆仁童博士表示,镓、锗两种金属是制作半导体元器件的重要原材料,此次出口管制实施后,镓产业链上游的材料企业或受到一定影响。
从具体应用来看,金属镓可以结合多种元素,提高电视和手机屏幕、太阳能电池板和雷达的传输速度和效率。此次列入公告名单的砷化镓是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。被誉为“半导体贵族”,是手机、网通光电、高频通讯不可缺少的元件。氮化镓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,在手机快充、LED、5G通信、新能源汽车充电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。
金属锗多用于光纤通讯、航空勘探等领域。大多数卫星采用锗基太阳能电池供电。高纯锗是一种半导体材料。单晶锗掺杂少量特定杂质可用来制造各种晶体管、整流器等器件。
同时,镓主要与铝、锌等矿物伴生,提取难度较大,且在地壳中含量稀少。中国铝业相关人士表示,从铝土矿石中提镓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,现在年产能能达到200吨左右,在国内占比较大。全球探明的金属镓储量仅有27.93万吨,中国拥有19万吨,占比达68%左右。国外已有部分国家相继停止了镓金属生产,中国镓占比全球镓产量持续提升,截至2021年,占比全球镓产量已超90%。我国金属镓的消费端主要为半导体和光电材料、太阳能电池等领域。其中半导体行业在镓的消费中占比最高,据亚洲金属网数据,目前占比为80%-85%。
综上所述,由于镓的稀有性质以及提取难度大等因素,使得其价格较高。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镓生产国之一,具有较高的镓资源储备和生产能力。同时,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,对高品质、高纯度的镓的需求也越来越大。因此,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,镓的稀有性可能会逐渐被克服,但当前仍然是稀缺资源之一。
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锗和镓的产量和市场相对较小,但它们在国防和高科技领域的作用却不可忽视。美国政府甚至将锗和镓列入了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矿物清单。
公告体积这次管制原因是:“ 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”“ 对国家安全有重大影响的本公告所列物项的出口 ”,同时外交部也重申:“ 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 ”。
不过,有国际关系专家指出,此举针对美日荷联合打击的反制,尤其是要在芯片2纳米大战开启之际采取一定的先发制人。
自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执政以来,美国逐步对中国实施芯片禁运,进而进一步延伸至芯片制造设备,与中国“脱钩断链”。
此前,荷兰政府于6月30日发布新规定,要求出口先进半导体设备前必须取得许可证。新规定将于9月1日生效。此举被视为对中国芯片制造商制造小于28纳米的芯片的限制措施,也是美国拉拢其盟友在芯片领域大搞对华竞争的新动作之一。在2018年,应美国要求,荷兰已对华禁运阿斯麦公司生产的最先进极紫外光刻机(EUV)。
日本政府宣布对23种高性能半导体制造设备实施出口管制,涵盖半导体清洗、成膜、光刻、蚀刻、检测等多个环节,相关管制将于7月23日正式生效。尽管新规依然未指明针对中国,而是限制包括中国在内的160个国家,但中国占其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规模的三成左右,占比最高。
虽然最先进的EUV光刻机已被限制,但中国还能进口应用更广泛的DUV光刻机。而全球有能力生产DUV光刻机的分别是荷兰的阿斯麦和日本的尼康。因此在美国看来,要想确保美国的“绝对优势”,就必须要荷兰和日本的行业巨头进行配合。
针对美方及其盟友的一系列动作,中方于5月21日宣布,美光公司产品“存在较严重的网络安全隐患”,对中国的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造成重大安全风险”,影响国家安全。要求中国的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停止采购美光公司产品”。《》
广东省创新战略研究会高级研究员骆仁童博士指出,本次管制后中国的镓和锗的出口可能减少,可能会导致全球科技、电信、能源、汽车等相关行业产能放缓,并且有可能导致承办价格上涨,不过这类大宗交易并不会马上产生影响,具体表现可能会在未来一年左右出现。
当前,半导体的2纳米时代即将到来,国家和企业间都会卷入这场“没有硝烟的战争”。全球巨头都纷纷给出了进度表。韩国三星电子称预计在2025年量产,2026年将2纳米半导体应用于高性能计算产品上,2027年扩展到汽车领域。台积电方面称,台积电旗下2纳米技术进度比预期好,能实现2024年试产、2025年量产的目标。另外,美国的英特尔公司,以及日本芯片企业Rapidus也都瞄准了2纳米技术。
此次限制措施的出台,对于一些依赖中国半导体材料出口的公司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。然而,对于中国而言,这一举措也意味着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前提下,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,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。
Copyright © 2023 米乐(中国)M6·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